Sunday, December 28, 2008

Love Actually

"To me, you are perfect."

理想中的大愛,是一份禮物。沒有要求、沒有條件,很純粹的一種感覺:看到你,抱著你,感覺踏實幸福。

喜歡你,沒有理由。那時候,再困難,也會設法嘗試;懶理值不值得,也會去包容。同樣地,不再有任何感覺時,任憑條件再好再努力,也是不可挽回。就算有辦法留人在身邊,心在別處,也沒有意思。

人越大,越難相信愛情。無他,因為連自己也不相信能做到。

一切是緣、也是恩典。可遇不可求。

Thursday, December 25, 2008

Millions

你相信奇蹟嗎 ?

Millions 裡純真的弟弟,常能與不同時空的聖人對話。有一回,弟弟碰到了聖彼得,聖彼得告之五餅二魚的真相 : 原來,耶穌沒有變出很多食物,但不知怎樣,來聽道的人群中,先有一個小孩子,把他口袋裡的拿出來;然後,人們都慢慢把口袋打開,把所有拿出來。門徒們點點數,所得的食物,足夠填飽所有四千多人卓卓有餘。

當我看到這裡時,腦中叮了一聲。有沒有變出食物,現在無從稽考;但電影這個解釋,卻倒易令人接受。雖然,沒有奪目耀眼的變法,但叫自私的人類自動獻身,不是一樣的不可思議 ?

相信世上有奇蹟,但模式未必跟我們想像一般;而時間更不是我們可以決定。可曾想過,能活到今時今日,已是一個不小的奇蹟?而自己,也可以是奇蹟的一部份?

看不見,不代表不存在。人算,亦未能如天算。如其奢想有聖誕老人從天而降,一償未了心願,倒不如從自己開始,學做聖誕老人。在施予的過程中,或許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得著。

正如影片結尾,弟弟再見死去的母親,母親對弟弟說:「能誕下你這個善良的孩子,就是我在世所作的奇蹟。」

Saturday, December 13, 2008

99 francs

記得初初畢業時,最想做的,不是銀行,而是廣告。

還有什麼比廣告更能滿足一個control freak / manipulator?

看透你的底蘊,再用最短(也最昂貴)的時間,最超現實、最具美感的鏡頭,燃起連你自己也不敢明言的原始慾望。一切都好玩有趣輕飄飄,沒有質感沒有重量,自由開放到你以為已到了天堂。到你乖乖付款後,又把你打回地獄,馬上告訴你已out, 需要新的 objects of desire,才能令你再次抬起頭來。不停地提醒你的不足,不停地製造更多的Mr & Ms Inadequate;這樣子,生產商廣告界便可以繼續肚滿腸肥,財源滾滾。

造夢沒有不對,大家都需要一些蘿蔔在前,來推動前進。我也並不反對產品更新﹣如果真能改善生活質素。但事實上,眼見卻是越消費越空洞,人人迷信金錢的能力,品味自信愛情親情幸福﹣通通皆可買。在五光十色中,面孔變得模糊,思想漸漸單一。我不禁狐疑:這個社會究竟是在進步,還是在退步中?到底,pleasure未必等同happiness,在紙醉金迷裡,又有幾人可曾找得著滿足?

Sunday, September 14, 2008

旅伴

想知合不合得來,莫過於一起去一趟旅行。

試過遇上不對的人一起遠遊,結果到了第三天,已暗自在盤算何時可歸家;至於旅途上本可看到的新鮮人事,則全部印像模糊。

最怕最怕遇上有要求的「百彈齋主」﹣ 無論碰上什麼,都肆意批評,說比不上某年某月所經歷過的那次。而每當你想試什麼看什麼,他們就九秒九撥一盤冷水:「有什麼特別!」也許他們抱著的,是一般消費者心態:「既然我付了錢,我就有權要求要有驚喜,所以一切也該當如此如此。」但身為在旁旅伴的我,就不由得標一身冷汗,感受到壓力:「喂,你發牢騷還發牢騷,有要求還有要求,可千萬可不要發到我身上呀!」坦白說,全程聽著停不了的負面說話,心情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。

另外,也怕遇上「身驕肉貴」大老細 ﹣ 永遠喜歡發號施令,但行動起來卻蹺起雙手等人出手,眼中只單單看到自己的興趣,而對同遊的其他不同意見,大小姐大少爺則一概視若無睹、充耳不聞。有問題發生了,第一時間申報「唔關我事」或溜之大吉。期望旅途中能互相幫忙互相扶持?想錯你的心啦!

所以呢,要是有幸遇上凡事看好的一面,懂得在瑣細中發掘樂趣,在鏡頭下捕捉美麗,在失誤時幽默面對,就算對事物看法不儘相同,也能相互尊重、求同存異的旅伴時,請好好珍惜...

Monday, September 08, 2008

高跟鞋

出門旅行,每當看到亮麗的女士們,化上細緻妝容,穿著三、四寸的高跟鞋,的的答答在機場內溜躂,總看得目瞪口呆。

機艙又乾又窄而行李又重,她們究竟有什麼特異功能,可以熬過數小時的煎熬?

回頭再看看自己,架上厚厚眼鏡,穿著波鞋,身披最爛達達的T-shirt牛仔褲;明顯地,在取悅他人和自己兩者當中,我選擇了自己。(原來如此,難怪、難怪...算數啦,逼我改變的不是喜歡真的我,真正喜歡我的就不會介意,由天吧!)

男士們,下次在投訴女士花時間裝扮時,不如想想她們背後的用心良苦?至少,撘飛機穿高跟鞋,不是人人做得到.

Wednesday, August 06, 2008

The Dark Knight

一直以來,有一種奇怪的情意結:戲嘛,總覺得發掘人性陰暗面的戲較有深度;而主角們嘛,就總是奸的較聰明較吸引。

Batman裡的Joker,很像浦澤直樹漫畫裡的 Monster。兩者都在玩弄相同的把戲 : 把每個人心中的陰暗面掏出來,放在顯微鏡下不停重播、放大 。

「你看到了嗎?你跟他們是一樣的,沒有分別...」

「其實,你可不可以告訴我,你生存下去,究竟是為了什麼?」

「不想一直痛苦下去,你想可以怎樣做?」

首先製造混亂,讓一切都在意料之外,人沒有了方向,就容易變得焦慮、軟弱和自私,也越容易受環境影響,受外物擺布;然後不費吹灰之力,他們也會自相殘殺、自我毀滅...

沒有後顧之憂,人就變得自由。但Joker是否當真那麼了沒牽掛?倒未必。要不,他何苦逼Two-Face變壞?何必每每製造絕地,逼人在「不是你死、就是我亡」的情況下選擇?Joker還是在意勝負,還是想證明他的看法是對的。

其實,有必要界定人「性本善」抑或「性本惡」?我想倆者是並存的,而在緊要關頭,我們還是可以選擇。當然,每一個選擇,都有潛在的機會成本,但請不要把那機會成本,混淆/等同於沒有選擇。

片末,Batman 選擇犧牲榮耀,在潘多拉的盒子放出希望。現在看戲,除了要求一個較全面的現實之外,更想看到導演的取向。正如信報裡面劉健威寫:「光是剖析人性是不夠的,還須要取向,否則人生太暗淡了。」

Monday, March 31, 2008

春光乍洩

王家衛眾多作品中,最喜歡的有兩部,一部是「重慶森林」,而另一部就是「春光乍洩」。

初看「春光乍洩」,認定它是愛情片。再看,才發覺是重生的故事。

在不同的段落裡,我們可以是黎耀輝,也可以是何寶榮。

無條件付出,只是愛情小說裡/電影世界中的 wishful thinking;墮入塵緣,大家還不是凡人一個。從來沒有絕對的平等,一個願打一個願捱,一字記之曰 :「願」。要「願」,每個人心中的尺度都不同,但都離不開有被愛的感覺:知道對方是打從心底裡喜歡自己這一個人,而不是自己可以帶給對方什麼方便及好處,更不是排遺寂寞的水泡/肯定自我的安慰獎。


好友曾說過,凡事有quota,愛情也一樣。被愛是一種福氣,不是應份的,任何關係也需要用心經營。自恃天賦本錢、沾沾自喜、機關算盡、任性地肆意揮霍、無理取鬧,情感戶口也終會透支。那時候決定轉身離開?該是別無它法、連自己也討厭自己那陣子吧!再沒有力氣愛下去了,就唯有讓一切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