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October 27, 2009

秋食

涼風習習,萬物努力地儲藏養份脂肪,來迎接冬藏。而對饞嘴的老饕們來說,則是大快朵頤的幸福季節。

近幾年來,在食店大肆宣傳下,秋天裡滿目都是大閘蟹(加了多少人工賀爾蒙,卻不得而知);但美味秋食,其實還有很多選擇。

生蠔
北半球秋冬,吃的當然是北半球的牡蠣。十月先吃法國來的,到翌年三月左右才開始吃澳洲入口。

法國進口的生蠔多產於Britanny海岸,但也要分清是原籍 的European Flat Oyster/Plate (身形較圓較扁、量少價貴如 Belon), 或是從曰本引進培植的 Pacific Oyster/Creuse(外形橢圓,量多價廉)。Plate 的味道較濃和複雜,而Creuse 則相對清新及平易近人。而北美來的品種是Atlantic/East Coast ,體積較小,味咸及重礦物味。

最新鮮的蠔,是連檸檬汁也嫌多餘;怕腥的,可以加 Cocktail Sauce (蕃茄、辣根、檸檬汁混辣椒汁),或 Mignonette Sauce (白酒/紅酒醋、紅蔥頭加胡椒)。配襯鋼桶釀製、重礦物味的法國Chablis,味道一流。


魚生
紅肉魚中,只有池魚 (鯵魚 Aji) 較早在夏天交配,故於七、八月已相當肥美可口。十月初嘗當造紅肉魚,首推滋味濃郁,鮮甜的秋刀(Sanma)。秋刀食法多樣,生食可配蘿蔔蓉醋汁,中和本身的血腥味。秋刀亦可鹽燒或炸天婦羅,佐以香氣獨特的紫蘇葉,提升整體味覺的複雜性。秋天的沙甸魚 (Mackerel) 、鰹魚 (Bonito)、鯖魚 (Saba)、小鰭 (Kohada) 等也相當不錯。切碎姜蔥加少許淡醬油,便已是秋天最簡單的美味。

至於吞拿魚 (即金槍/ 鮪魚 Maguro),最好還是留待十二月左右品嘗較佳。鮪魚背部較瘦的部份叫 Akami, 坊間一般用來製作普通吞拿魚壽司;鮪魚腹部統稱 Toro,最肥美的是 Otoro,瘦一點的則叫 Chu-Toro ,但同樣入口即溶、甘香油潤。其實大部份嚴謹認真的壽司店,只會按季節來供應當造魚生。所以,在炎炎夏曰,請不要再問店家為什麼沒有 Otoro 。

白肉魚方面,多見於春夏。乍暖還寒的春季,最適合食針魚 (Sayori) 、白魚 (Shirauo) 及立魚 (即鯛魚 Tai)。夏天雖然沒有好的鮪魚,但可供選擇的還有鰈魚 (右口魚 Karei) 、間八 (Kanpachi) 、平政 (Hiramasa)、皮剝 (Kawahi)  及鱸魚 (Suzuki)等等。夏天也是吃鰻魚的好時間,穴子 (Anago) 是海鰻,肉身軟味清甜,較常用來作握壽司或天婦羅;而 (Unagi) 則是河鰻,肉厚味濃,通常用作蒲燒鰻魚飯。

白肉魚之皇平目 (即鮃魚/左口魚 Hirame) 跟鰈魚外型相似,同屬比目魚科,卻多在於冬天出現。平目本身肉質結實彈牙,但近尾鰭附近的左口魚邊 (Engawa) 則異常軟滑肥美。 由於平目生活於沙堆中,帶點泥土味,進食時多會配上青檸或柚子汁,令感覺清新。油甘魚即鰤魚,也是盛產於冬季,一歲大的是 Hamachi ,三歲以上便叫作 Buri。比對夏天的近親間八和平政,油甘魚名符其實地多油味濃;跟平目一樣,也多配酸汁來減輕肥膩感覺。

Thursday, October 01, 2009

教皇宮

年中歐遊,到南法Avignon(阿維農),是中世紀教皇的居住地。走到城中著名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,那宏偉的氣勢,君臨天下的姿態,的確懾人。下面偌大的寶庫(現在的酒窖),當年不知屯積了多少民脂民肓。金錢令人盲目,權力令人腐敗,古今中外屢見不鮮,連教會也不能倖免。

但話說回頭,沒有當年勞民傷財的建設,今天的阿維農也不會成為旅遊景點。值得不值得,還看閣下位置。

是日國慶,看著電視放送:威武的閱兵、亮麗的花車、工整的四萬笑容、諸般皆好的口號...歌舞昇平的背後種種,最好都是不要多猜。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;能做好自己本份,專注能力所及,很多時已功德無量。

生日大曰子,可以說的,首選<鹿鼎記>內神龍教教眾頌詞:「教主仙福齊天高,教眾忠字當頭照,神龍飛天齊仰望,威震天下無比倫!」

Sunday, July 12, 2009

華麗上班族﹣生活與生存

很精彩的演出,但卻沒有很大的驚喜。或許,是期望過高吧?

林奕華一貫的拿手好戲:看似嘻笑的對白,箇中細味會會心微笑。焦點對準人性陰暗面,權力鬥爭、爾詐我虞,都是林生喜愛的那杯茶。

我不會說劇內大部份主角的本質很"壞"。「因為害怕,所以做錯了。」那是凡人的軟弱,用不著大驚小怪。換轉是你或者是我,在同樣情況下,誰敢擔保不會那麼選擇?

拿出道德勇氣而敢說敢幹的,通常只有兩種人:
一、純真的熱血青年(不了解是怎樣的一回事);
二、上岸的得道高人(不同層次所以根本不在乎)。

其他人嘛,很多時候,都不過是說說罷了;更甚者,是拿著這幌子,去游說或打擊敵人,再往自己臉上貼光,務求把別人比下去。

戲中張總對大衛說:「一個男人,一定要讓人家看得起。」這句話,就像金鐘罩一樣,框住了大衛的一生。之後,他所做的每一件事,比方說買的車子、入的會籍等等,都很努力地追求認同。唯有人家看得起,他的存在才有意義。當一個人放棄了自主權,任由旁人的評估牽著鼻子走,還沾沾自喜地以為掌管了一切,你不覺得有點可悲可憐嗎?因此,在快將失去外在認同時,大衛變瘋了。原因 ? 由此至終,他從來沒有看得起自己。

也難怪。事無大小都關乎個人榮辱,終曰活在不安、懷疑和恐懼之中;那不是生活,只是生存。認真活著,我想應該有多點東西,比如信念、比如希望、愛和關懷。

最後說說張艾嘉,角色性格陰暗:功利主義、工於心計又不擇手段,其實蠻討厭。但張艾嘉演活了角色的無奈無助,數十年來的打拼,然而不停被身邊的男人利用、出賣,讓觀眾不忍心苛責她,就好像「如果、愛」裡的周迅。要做錯事,最好還是有一張漂亮的面孔,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,再加一副楚楚可憐的氣質,應該較容易讓人原諒。

Wednesday, July 08, 2009

咖啡店的夢 J'aime le café

物以類聚,過半知心好友們,都曾發過開咖啡店的夢。

夢想中的咖啡店,不需要很大,感覺舒適輕鬆便可以了。最好是地鋪,前面有潔淨的落地玻璃,好讓陽光溫暖整間店子。客人可坐在窗邊,安全地旁觀街頭發生的一切;要是心血來潮的話,也可從容地,跟擦窗而過的陌生人微笑示好。

店裡邊一定要有一座書架,擺放著小說、散文之類的閒書;但一定不可以有工具書,幹嗎 ?? 背景音樂,可以是古典音樂,可以是Bossa Nova,可以是Blues,可以是Jazz,但有一個規則,就是要輕輕的、若有若無、不許吵耳。說到底,咖啡館一向以來,都是文化交流的催生地;再動聽的音樂,要是蓋過談話內容,就始終有點喧賓奪主。

店的一邊是磚牆,旁邊至起碼有一張大大的沙發,最理想是英式Vintage Chesterfields。當客人坐下去,就好像整個人被溫柔地懷抱著,終於可以安心地放下盔甲,讓全身的緊張被沙發吸掉,然後再也不想離開。對面的另一幅牆,則掛上幾幅心愛的電影Poster,旁邊閒投幾張小圓桌和椅子。最後,還需要有一小架子,擺放一些有關咖啡的東西,例如不同種類的咖啡豆,咖啡壼,磨豆器等等⋯只是想想也叫人期待了。

如此舒服的格局,客人久坐不走,不要說賺錢,想打和也難。想賺錢的話,一是走奢華路線,坐落在名店林立的商場,賣要賣最矜貴的Blue Mountain 或 Weasle Coffee,服侍尊貴的闊太小姐們;要麼改變模式,像電影「食神」裡一樣:「檯子要多窄有多窄,椅子要多擠有多擠,不用太舒服,讓他們吃完就可以走啦,吸管要多粗有多粗,冰要多大有多大,一杯汽水一下喝完就會再買第二杯...」

相比立志要成名要發達,非得把身邊人全比下去的那一群,這咖啡店的夢想,無疑顯得有點不切實際或沒出息。但無論如何,每個人總有發夢的自由吧 ? 請不要看小這些夢想,有賴它們,很多人才可以繼續堅持下去。

Thursday, May 28, 2009

失信的傳媒

近年,很少自掏荷包買雜誌看;最近的一次,是為了看有關好友的報導。

出身、背景、教育、經歷各異,看出來的世界都不一樣。借鑒好友blog上的金句:"Everything you hear is an opinion, not a fact. Everything you see is a perspective, not the truth."

沒有絕對客觀的新聞。由搜集什麼資料、怎樣處理、如何報導等等,一切都反映著傳媒的立場和價值取向。New York Times 就來得坦白而不造作,開宗明義每天重複地在報紙左上角印著 : "All the news that fit to print",直認只報導認為是適合刊登的。

傳媒有新聞自由、公眾有知情權、個人有私隱權,如何在三者取得平衡,一直不容易。勢利的商業考慮,卻往往顛倒了天秤的左右。滿街所見跟紅頂白,一單單未經證實的資料,被草率地放上頭條,往上再斷章取義加以偏概全,報導手法懶理會造成怎樣的傷害,機關算盡但求能譁眾取寵、洛陽紙貴。

做傳媒的反駁:「都不過是掙口飯吃。讀者愛看什麼,我們就寫什麼。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我們,賣不了紙、辦不下去,連說話空間也扔掉,飯也開不成時,還說什麼道德公義?反正我們也沒有公信力,你們又何須太認真、太介懷?」

因為讀者們愛快愛即食、懶得去分析,所以會不加思索照單全收,把歪理當成真相,讓片面的事實與意見混為一談。

因為讀者們心靈空虛、自卑自憐,所以愛先揭人陰私再充當判官,滿足酸葡萄心理,提昇自我感覺。

怎樣的讀者,就養活怎樣的傳媒?

Friday, May 15, 2009

婚姻圍城

英國人說:「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,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,籠內的鳥想飛出來,所以結而離、離而結,沒有了局。」“Marriage is like a cage; one sees the birds outside desperate to get in, and those inside equally desperate to get out.”

法國人說:「婚姻是被圍困的城堡,城外的人想衝進去,城裏的人想逃出來」"Le mariage est comme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: ceux qui sont à l'extérieur souhaitent y rentrer, et ceux qui sont à l'intérieur souhaitent en sortir."

"And 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."只不過是谷收視、催票房的動聽童話,皆因觀眾都喜歡有好下場。若你選擇認真照單全收,唯有說聲祝君好運。

同一個星期,一對好友鬧分居、一對好友想離婚,一對好友已在辦手續。

「從來沒有誰是誰非,只有緣來緣去。」

兩個人的事,局外人又能明白多少?同檯食飯、各自修行。“Marriage is the miracle that transforms a kiss from a pleasure into a duty”當享受變成責任,在不想不願時還須做,任你開始時有多愛,也漸漸變得不可愛。

感覺這東西,說變就變。昨天還跟你說:「唯獨你是不可代替」,這天他想念的關愛的,已另有其人。凝望枕邊這陌生的熟悉臉蛋,這麼近,那麼遠。而你,還可以做什麼?人在,心不在,還有意思嗎?的確令人心寒。

話說回頭,撫心自問,十年前想要的,跟現在想要的,又是否一樣?原來,連自己也信不過。推諉他人,倒不如照照鏡子,面對現實。

也許別管他情真情假,只要你曾經相信過感動過享受過,就夠了。對於愛情,想得太遠問得太多,多半沒有好收場。Be grateful, but not entitled.

Sunday, March 08, 2009

印度童話故事

說Slumdog Millionaire 是一個現代版童話故事,也不為過。

影片非常聰明地以人生高潮作結。畢竟,大家都愛看 :苦盡甘來,希望在人間。

可惜,跟好運交一輩子朋友,絕非想像中那麼容易。

原諒我潑冷水:我非常懷疑,在狠命跟生活博鬥的哥哥死後,高調暴發,既沒有庇蔭亦沒有一技之長,浪漫固執的Jamal,在混亂和貧富極度懸殊的印度社會裡,可跟那筆巨額獎金廝守多久 ? 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,在渴望過後的實際相處中,又可否一直甜密下去 ?

一如戲外,沒有經驗處理財富的小演員家人,早已全花掉了電影公司發給他們的工資。突然而來的成就,帶給小演員一家脫貧的希望;但在電影落畫、焦點旁落、熱情冷卻後,他們的生活又何以為計?有誰會繼續關注他們的成長?

小童星從接戲的第一天開始,已踏上一條不歸路。沒有一定的修為,很難駕馭得志的飄飄然;沒有一定的能力,亦很難延續幸運的故事。見識過差天共地的分別,換轉是你,可以回到過去嗎?

“從此,他們便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。”

寄盼童話故事延續。

Sunday, February 15, 2009

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


未曾失去摯愛的那一群,很難教他們去明白,為什麼在"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" 電影裡,人到中年,男女主角還會摟摟抱抱,還會望著鏡子說:"Stay just like that.  I want to remember what we look like right now."

年青的,猶如盛放玫瑰花的女主角,滿眼只見無限可能。"I did what you told me to, to enjoy my life. I am only going to be young once." 錯過了眼前人嗎?傷害了別人嗎?可沒有丁點兒的後悔或婉惜,暗忖著:「上天總是仁慈的,愛我疼我的人總會體諒我,再給我機會。」

當真?

換換位置,到自己經歷過被傷害後,才發現要原諒、要放下,是需要多大的力氣;而當初的假設,有多天真多理想。" Grace is a gift, not default. " 機緣,往往是可一、而不可再。

昨天情人節,參加了一個喪禮。再強韌的硬漢,也禁不住悲從中來。但見年幼的孫子,一面茫然,一邊踢著小腿,一邊把玩著衣帶。他還未懂性,可幸嗎?

有時想,年少無知,不懂不明白,少了情感負擔,免卻了"失去"的痛苦,也可能錯過了相知相遇的歡愉。我們該怎樣選擇?還是,我們有得選擇嗎?

"We'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.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."

一期一會,還是珍惜當下。

Wednesday, January 28, 2009

Vicky Cristina Barcelona

馬小姐介紹看馬先生的網誌,當中有一段評論活地亞倫近作<情迷巴塞隆拿;,如下:

「勝利者是強者。而強者是擅於吸取所有精華卻不願付出愛的人。所以問題出來了。原來老活地通篇電影談的男女,談的只是「情」,而非「愛」。談的是快樂的那部份,卻避開了終究可能面對的痛苦那部份。少了重量。而重量,是我們站立在這世道之上,不輕易隨風被擺弄的必要負擔。而負擔,是脫離浮花浪世,進入更深沉有質感的另一國度的入門票。」

活脫脫就是現代人的感情態度。

有說愛情像宗教一樣,是精神鴉片煙;在透不過氣的生活裡,容我們沉溺在理想的虛浮中,碧波蕩漾。但理想歸理想,在脫下快樂的糖衣後,我們又可以承受對方多大的私心?到底我們所愛的,是對方這實實在在、會喜怒哀樂的一個人;還是不切實際地,妄想對方能滿足我們所追逐的理想愛情?

很害怕聽到說喜歡你是一種不能解釋的感覺,因為已太清楚,感覺是怎樣不由人的一回事,和對手是怎樣的一個人。沒有重量的感情,猶如沒有根的盆栽,空有漂亮醉人的媚態,吸不到養分茁壯不起來,過一兩個月,就自自然然地枯朽糜爛。

我們都像拒絕長大的小孩子:因為怕痛怕重怕處理,就更不敢去付出真感情。但求本少利大、淺嘗輒止;著眼只是當下歡愉感覺,感覺完了,就煙消雲散;然後尋尋覓覓,期盼下一次感覺重臨。希望一次又一次、失望一次又一次。而原本單純的心,慢慢生起厚厚的繭。要再去愛?談何容易...

眼裡獨有自己,要愛亦無能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