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28, 2009

失信的傳媒

近年,很少自掏荷包買雜誌看;最近的一次,是為了看有關好友的報導。

出身、背景、教育、經歷各異,看出來的世界都不一樣。借鑒好友blog上的金句:"Everything you hear is an opinion, not a fact. Everything you see is a perspective, not the truth."

沒有絕對客觀的新聞。由搜集什麼資料、怎樣處理、如何報導等等,一切都反映著傳媒的立場和價值取向。New York Times 就來得坦白而不造作,開宗明義每天重複地在報紙左上角印著 : "All the news that fit to print",直認只報導認為是適合刊登的。

傳媒有新聞自由、公眾有知情權、個人有私隱權,如何在三者取得平衡,一直不容易。勢利的商業考慮,卻往往顛倒了天秤的左右。滿街所見跟紅頂白,一單單未經證實的資料,被草率地放上頭條,往上再斷章取義加以偏概全,報導手法懶理會造成怎樣的傷害,機關算盡但求能譁眾取寵、洛陽紙貴。

做傳媒的反駁:「都不過是掙口飯吃。讀者愛看什麼,我們就寫什麼。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我們,賣不了紙、辦不下去,連說話空間也扔掉,飯也開不成時,還說什麼道德公義?反正我們也沒有公信力,你們又何須太認真、太介懷?」

因為讀者們愛快愛即食、懶得去分析,所以會不加思索照單全收,把歪理當成真相,讓片面的事實與意見混為一談。

因為讀者們心靈空虛、自卑自憐,所以愛先揭人陰私再充當判官,滿足酸葡萄心理,提昇自我感覺。

怎樣的讀者,就養活怎樣的傳媒?

Friday, May 15, 2009

婚姻圍城

英國人說:「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,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,籠內的鳥想飛出來,所以結而離、離而結,沒有了局。」“Marriage is like a cage; one sees the birds outside desperate to get in, and those inside equally desperate to get out.”

法國人說:「婚姻是被圍困的城堡,城外的人想衝進去,城裏的人想逃出來」"Le mariage est comme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: ceux qui sont à l'extérieur souhaitent y rentrer, et ceux qui sont à l'intérieur souhaitent en sortir."

"And 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."只不過是谷收視、催票房的動聽童話,皆因觀眾都喜歡有好下場。若你選擇認真照單全收,唯有說聲祝君好運。

同一個星期,一對好友鬧分居、一對好友想離婚,一對好友已在辦手續。

「從來沒有誰是誰非,只有緣來緣去。」

兩個人的事,局外人又能明白多少?同檯食飯、各自修行。“Marriage is the miracle that transforms a kiss from a pleasure into a duty”當享受變成責任,在不想不願時還須做,任你開始時有多愛,也漸漸變得不可愛。

感覺這東西,說變就變。昨天還跟你說:「唯獨你是不可代替」,這天他想念的關愛的,已另有其人。凝望枕邊這陌生的熟悉臉蛋,這麼近,那麼遠。而你,還可以做什麼?人在,心不在,還有意思嗎?的確令人心寒。

話說回頭,撫心自問,十年前想要的,跟現在想要的,又是否一樣?原來,連自己也信不過。推諉他人,倒不如照照鏡子,面對現實。

也許別管他情真情假,只要你曾經相信過感動過享受過,就夠了。對於愛情,想得太遠問得太多,多半沒有好收場。Be grateful, but not entitl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