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October 02, 2007

色、戒

有什麼人得不到愛情?

看罷「色、戒」,不就是易先生這種人嗎?

他的寂寞,來自他對人的不能信任。好不容易地卸下防備,從無比寂寞中走出來,把真性情釋放;自以為是運籌帷幄、高高在上的獵人,冷不防被打敗被騙,原來征服者才是被鉤的一方,一瞬間打回失落悲傷的絕域,感覺份外蒼涼。

可是,「色、戒」中最最最討厭最混帳的角色,不是好色兇殘的易先生,而是有自持高潔情操、空有熱血,卻莽撞拘泥又不切實際的鄺裕民。

鄺裕民的鬧劇,促成了王佳芝的悲劇。是他,間接毀了王佳芝的一生。

也許,連他自己也攪不清楚,在打著愛國報國的口號背後,有多少只是停留在自我完成和情感抒發的層次。在實現他個人理想之前,別人所付出的代價,都是理所當然。別人的痛苦,他看不到,不曾了解,更遑論體會。說穿了,就是自私。

在被開苞那夜,王佳芝對這個男人徹底失望。潛台詞:「原來,我只不過是一件工具。」從這夜開始,心被掏空,人已死掉。

三年後,鄺裕民有成熟過來嗎?

舊習不改,依然空口說白話:於事無補的事後攔阻,誓言要愛她保護她。但他並不知道,關於特務、關於人性,甚至於關於他自己,王佳芝早已經知道的比他更多。

還是王佳芝說得好:「三年前,你明明可以這樣做。」

當你不曾理用心理解過一個女人,就別想掌握或擁有她。鄺裕民於王佳芝,由始至終都只是一個過客。

Friday, June 15, 2007

Thank you for smoking - 詭辯的藝術


單看片名 "Thank you for smoking”,以為它是一部反吸煙電影,那你就大錯特錯了。

整套戲,好像未有一個吸煙鏡頭。對贊成或反對吸煙,也沒有明確立場。只是借這個具爭議性的問題,開政客及煙草商一個不俗的玩笑。

男主角是一個出色的說客,而首要條件,就是拋去道德的枷鎖。

某程度上,過多的框框,的確限制了思路。道德是什麼?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吧?  那是否等同絕對的對錯?因為主流認定是“這是錯的“,不加思索便把意念扔掉,是否有點兒可惜 ? 何不先讓意念奔馳,容後再作決定?說不定,能發掘出雙嬴的空間?

片中也談到詭辯。詭辯的終極目的:「只要證明你是錯,那我就錯不到那裡。」說得是詭辯,當然不以理為依據。以喻為實、以偏概全,轉移視線,無所不用其極,重點是要推倒對方所有論據,矮化對手。要有感染力嗎?不妨考慮訴諸感性,加點煽情矯情,人身攻擊,扮受害者,擔保馬上事半功倍。

詭辯了得的人,大多能在短時間內考慮到不同的觀點角度,笨不到那裡。再加上雄辯滔滔時,所流露(或裝出來)的自信及肯定,遠距離看,本該挺吸引的。可是,要你跟一個擅於“找出錯處”、操控人心的人一起生活,相信又別有一番滋味。難怪有朋友笑說過,找說客或大狀作伴侶,往往是自討苦吃。

Sunday, June 10, 2007

Big Fish - 有關善意的謊言

很美很美的一齣電影。

垂危的爸爸,是一個愛幻想的推銷員,最喜歡把生活瑣事誇張、美化。

相反,兒子是個實事求是的新聞記者,當然受不了老父的大話連篇。

雙方爭執後,溝通終止了。至父親病重,兒子才發覺對父親瞭解之少,然後展開調查,嘗試重新去了解對方。

兒子慢慢發現,父親故事中的人物,都是真有其人;漸漸也開始了解,父親的生活,一樣是有痛苦、有遺憾也有恐懼。只是,父親選擇將這些陰暗面刪去,把希望留低。

到最後,父親問兒子他怎樣離世。這次,兒子用了父親的眼睛去看,結果也看到了大魚的傳奇。

什麼是真相 ? 一個人的真相,就是他面對世界的態度,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。同一件事情,可以是"問題",也可以是"機會"。換一個角度,便看到不一樣的景觀。

說謊,不一定就是欺騙。只要沒有存心操控 / 傷害,加些想像和創作,把故事說得誇張 / 浪漫 / 動聽一點,讓身邊的人活得勇敢,積極和快樂,是一番苦心,也是一種體貼。


Friday, April 13, 2007

原來...

吠得最大聲,往往是小狗;大狗嘛,吠也不吠已噬過來了...

最響的罐,內裡不會有很多東西;填得滿滿的,要響也響不起來...

挑剔得最多,通常是小腳色;幹大事那位,細節已交由部下跟進...

在野的,批評多多雄辯滔滔;在朝的,要實行要承擔,多做事少說話...

愛出風頭搶表現的,內心空虛需要簇擁;有點智慧的,會謹記「槍打出頭鳥」、「人怕出名豬怕壯」...

無人問津 ﹣多喜歡自動請纓;應接不暇 ﹣已忙到手忙腳亂...

逼得太緊,是沒有信心,害怕失去;相依找對了,不問一句,不用交待,也會明白...

未經歷過,樣樣新鮮容易感動;眼界開了,原來太陽底下並無新事,歷史不停在重複...

初生之犢不畏虎;老了,是會怕輸會怕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