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February 28, 2013

丟掉50個壞習慣

丟掉50個壞習慣

身居澳洲的女友是正能量大師,臉上永遠掛著天使般甜美友善的微笑,猶如和煦的陽光,能溶化最冰冷的心靈。

旅居澳洲期間,她對我說:「你知道有什麼阻撓我們過成功豐盛的人生 ? 就是 2Ps 2Ds。2Ps 就是 Pride ( 自滿 ) 和 Procrastination ( 耽擱/延遲 ) ;而 2Ds 就是 Denial ( 否認 ) 和 Distractions ( 分心 ) 。他們如影隨形,無處不在,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他們拖垮啊!」

回港在誠品看到這本書,便立即被可愛的懶熊吸引了。速讀後,大部份不正是要戒 2Ps 和 2Ds 嗎 ?

Pride ( 自滿 )
1. 容易沉醉於過去的事蹟。( 想當年我⋯ )
2. 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,每次要聽不喜歡的人說話,就覺得很煩。( 真囉嗦⋯)
3. 擅自給別人貼上「難相處」標籤。(從不改變應對模式)
4. 一味堅持己見。( 我的個人風格還是最重要⋯)
5. 不假思索,凡事都一手包辦,親自出馬。
6. 把行程安排得滿滿,不論在時間和行動上都不留餘裕。( 結果遲到⋯)

Procrastination ( 耽擱 )
1. 買過的雜誌堆積如山 ( 可能有一天還會看⋯)
2. 總要熬夜,到最後一刻才睡。( 早上再睡一下⋯又遲到了)

Denial ( 否認 )
1. 總是找藉口。
2. 把過錯都怪在別人身上。
3. 說別人的壞話。
4. 因為不想失敗,完全不採取任何行動。

Distractions ( 分心 )
1. 在網絡上耗太久 ( 是現在嗎 ? ^_^)
2. 不知不覺一直在看電視。
3. 搭車時老是玩手機遊戲。
4. 一不留神就衝動購買。( 看來很不錯⋯)

其他有趣的分享 :
1. 活在自我設限的框框。( 不可能啦,我已想過⋯)
2. 不論道謝或道歉,脫口就說:「不好意思」
3. 習慣以公司名稱介紹自己
4. 關於將來想得過多,深陷不安的情緖。(怎麼辦⋯)
5. 喜歡跟人比較。
6. 刻意迎合他人。

Thursday, February 21, 2013

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

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
T. Harv Eker
你"恨 "錢嗎 ? 是渴望那種"恨",還是痛恨那種"恨"?

想要過充裕的人生 (Life in abundance),首先,要對金錢抱有正面的態度,建立一個健康的"金錢藍圖"。

你討厭一樣東西,潛意識會設法逃避它;假使你潛意識鄙視金錢,它自自然然會離你很遠、很遠。要金錢靠攏,請學會接納它、尊重它。若再有心盲走來質疑你,金錢跟愛那樣重要 ? 請你勸告他們,不要再沉醉電視肥皂劇,為什麼硬要作這種不著邊際,無意義的比較 ( irrelevant comparison);因為 - 兩者同樣重要。

"Mone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areas in which it works, and extremely unimportant in areas in which it doesn't."

書中提到有錢人的想法,離不開正面思考,發掘機會,願意嘗試、付出和承擔,學懂欣賞比自己有錢/能幹的人及多跟他們相處,擴大金錢眼界,著眼個人淨資產 ( 包括儲蓄、投資,及簡化生活/減免炫耀性消費 )而不只是個人收入,讓金錢滾下去替自己賺錢,騰空時間和精力來進修,或作對整個社會更有意義的事情。  

窮人是怎樣想呢 ? 有一個聖經寓言:主人要遠行,把財產分給三個僕人打理。第一個得到五個金幣,他拿去做生意,多賺了五個金幣;主人很高興,獎勵了他。第二個得到兩個金幣,也拿去做生意,多賺了兩個金幣;主人也很高興,獎勵了他。第三個得一個金幣,卻把它埋在地下。主人問他賺了多少,他回答:「我把它埋在地下,便不用怕不見了。現在便可以原本奉還。」主人很生氣,便懲罰了他。

再一次重申,金錢是工具,不是結果。有為富不仁,也有樂善好施。一樣米養百樣人。

Thursday, February 07, 2013

怪誕經濟學 (Freakonomics)

Freakonomics
Steven D. Levitt & Stephen J. Dubner

「請謹記,理想和現實是有分別的。」

經濟學家要探討的,不是在烏托邦中,人與人之間理想的行為模式 — 那是屬於道德 / 哲學 / 法律的領域。他們埋首在一堆堆冷冰冰的實例和數據中,不加任何道德批評,著眼研究有血有"慾"的人類,在"缺乏性" (Scarcity) 的大前提下,在生活中怎樣選擇、求存及互動。

(1) Economic at root is the study of incentive
只要有足夠誘因,任何人也有可能作弊。 在芝加哥,公立學校老師的去留自跟學生整體成績掛勾,便發現有老師作弊。同理,找出對象最想食的紅蘿蔔或最害怕的棍子(且勿論方法的道德對錯),是有可能改變任何人類的行為模式。

(2)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
獨家資訊是最值錢的。發放了,價值便會遞減。當人人都知道的時候,你便無法再"搵笨"(找一個比你知得少的人)。所以,無論是地產經紀,專業醫生,傳媒記者,以至企業政府,或多或少都會把玩資訊不對稱的優勢,製造惶恐和依頼,令你乖乖地多花錢買他們(有時是不必要的)的服務。

(3) Conventional wisdom is often wrong
什麼是傳統智慧?通常都是簡單方便,認受性高,但往往未經驗證。九十年代美國的青少犯罪率下降,我們直覺會歸功於警方。但真正原因,卻是源於七十年代墮胎合法化,令最有機會成為罪犯的嬰孩無法出生,於是到了九十年代,犯罪率便急速下降。

又譬如:大部人會恐懼空難多於車禍,理論是:開車是我們熟悉及可以控制的;而乘搭飛機時,命運卻操縱於機師手上。但實際上,在美國,每年有四萬人死於車禍,卻只有少於一千人死於空難。

試用上述邏輯再想想:政府要決定撥款,究竟應用於對抗恐怖襲擊,還是用來推廣預防心藏病? 你會讓你的年幼子女,去一個有槍械的朋友家中玩耍,還是去一個有泳池的? ( 提示:實際或然率比對危機的熟悉程度重要。)